主讲人:钱斌
我们知道,丝绸之路我们现代说叫“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他先提出了“一带”,然后又提出了“一路”。后来在十九大的报告里面,以我们党的报告形式把它作为今后我们未来在新时代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基本国策。不过说实话,其实我们对于丝绸之路的理解还是很不深入的,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中国生而有幸,也生而不幸,这是从地理上来说的。我们说生而有幸,是因为我们在东部这一块,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环境。但是生而不幸就是在中部和西部接壤这一块,我们有着高原、有着高山,尤其是青藏高原,我们的更东部是海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古人绝不像我们现在想象的很闭塞,其实中国古人一点都不闭塞,中国古人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探索和世界的联系。
如果说丝路的话,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三条大的丝路。第一条丝路是在我们的云南、四川一带,到老挝、缅甸,再到孟加拉国,沿着喜马拉雅山的南沿一直往前走,最后到了地中海沿岸。这条丝路在中国的西南方,我们称之为“西南丝路”,“西南丝路”是中国开发最早的丝路,直到近年代它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知道有一个茶马古道,其实茶马古道就是老丝路的一部分,这是中国开发最早的一条丝路。
第二条丝路才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哪儿呢?其实它是我们中国的“北方丝路”,通过玉门关沿着甘肃到新疆,再到中亚,最后到地中海沿海。这条丝路是这样的一条丝路,清末民初的时候,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对这条商路进行定义,那个时候有一个德国的地质学家来中国进行考察,考察以后认为这条商路好像仍然发挥作用,这是一条什么商路,没有名字,没有名字那就给它起个名吧。这个德国地质学家叫李希霍芬,他给它命名叫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欧洲发展之后,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认同。虽然这条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到什么地方截止、各个国家在丝绸之路上参加的情况怎么样是有争议的,但是丝路在欧洲人的眼界中就是这条丝路,所以欧洲人所接触的所谓的丝绸之路就是这条丝路。(节选)
(深圳市速乐速记有限公司提供全程速记)